教牧文章分享

The latest updates

《主耶穌的出生---一件癲覆邏輯的歷史事件》
陳潔玲牧師

主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蹟,相信是聖經記述中,最為人所熟悉的故事之一。不論是否信徒,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會略知一, 二。大眾對耶穌出生而帶來的節期---聖誕節,也許是以下詞語的同義詞:假期、禮物、派 對、大餐、白色、寧靜、溫馨……但如果我說聖誕節是上帝一個癲覆世人邏輯的大project,不知你又會否同意?不是嗎?

如果主耶穌道成肉身,是 為了彌補人對上帝的 叛逆,令人有道路可 返回上帝身旁。即被得罪的是上帝,但他竟然親自預備「賠禮」,出盡力氣與人復和。世上那有得罪人,還等著接受「賠禮」的事?

當你遇到困難,面對考驗,你會找誰求救?相信你必定會找一個「有能力」的人。在這世間,「有能力」的定義,離不開有財、有權、有武力、有家勢。耶穌呢,是貧窮人家木匠之子,明顯是輸在起跑線的一群,上帝何以令人子有如此令人尷尬身世?

耶穌身為猶太人,是他民族的復興盼望。他的出生,不該是他們的頭號大事嗎? 即使不至萬民來朝,也不至於在一個破落的馬槽中,只有被天使提醒的牧羊人,和幾個來自東方的外族人,得悉主基督的真正身份後,前來道賀。家中有喜訊,家人卻渾然不知。為何會這樣?

凝視基督降生的景象,我們是否因年復一年地聆聽這古老的故事,早已覺得沒甚驚奇,我們對它已沒有好奇,也沒有疑問?由聖靈感孕到出生於馬槽,其實不少情節,當我從心細問:為何事情必須/要這樣發生? 當我發問時,或許,我們會聽到聖靈呢喃地告訴我們:人在罪中是如何無能為力、世界對上帝有多心硬、上帝有多愛令祂傷心、擔憂的世人。聖誕,可否花點時間停下來,再三閱讀祂出生的故事,或凝望祂出生的景象,看看上帝藉聖靈,透過這個處處與我們邏輯、常理相誖的故事,從那方面更深的認識祂、自己和世界。

《將臨期畫像的反思》
陳潔玲牧師

與大家分享三張將臨期聖像畫

想同大家玩個問答遊戲 ,大家看看這三幅圖片中,畫風不一樣,但卻不約而同出現了同一樣的家畜。你們看到是什麼嗎?
答案是:牛和驢。

我問大家的問題,多年前我也曾向教授提問。當時我還是神學生, 一次我到他的辦公室討論功課。看見他桌上有一個將臨期月曆,設計是在每日一張小咭上印有不同的將臨期畫像,旁邊則附有一句經文。我感到很好奇,問准了他,便拿起月曆來逐張細看。看了幾張,有個開心大發現:為什麼每張畫像,都必定有隻牛和/或驢在小耶穌附近? 若要以動物入畫,為何不畫一隻(或兩隻)馬?耶穌是在馬槽出生的哦!

教授聽了我的問題,笑著拿起聖經,打開以賽亞書第一章,指著第三節叫我讀出來:「牛認識主人,驢認識主人的槽;以色列卻不認識,我的民卻不明白。」教授說,牛、驢尚且因認識主而等在主的身邊,但以色列民呢? 又想想自己,我們每年有認真等待、迎接主的降臨嗎,真的明白他降生的意義嗎? 於是我說:「這是要諷刺我們作為人,在明白、認識主這事上卻牛、驢不如嗎? 」教授聽到後哈哈大笑說:「這是其中一個可能的解釋吧。」我們的對話亦在此結束。之後,每次看見將臨期畫像, 總會想起這段對話,和它帶來的點點札心。

的確,天父為世人預備了一份「極量級」禮物---主耶穌基督。但我們真的有視他為我們的至珍至寶嗎? 這份禮物所帶來的貴重恩典,我們除了用一串嫻熟的詞彙去表達外。我們有否深思,以致明白,這恩典對我個人,對我的鄰舍,在今時今日的處境中,是如何有份量,要以引頸渴待的態度來期待它,分享它。因為這份寶貴,這個份量,我們甘心樂意,為小耶穌預留時間,求聖靈藉聖經的話和祈禱,引領我們預備心靈, 認識主,明白主,迎接主。

「主降生的深意,我認識、明白、期待嗎? 不要作個牛、驢也不如的門徒!」這是我每年將臨期也對自己說一遍的話。

《有你有我的建造》
— 你們的牧者:陳潔玲牧師

剛信主的時候,父母.問:「點解你唔係只响禮拜日返教會?」。當時不知用什麼字詞來解釋「事奉」這概念,為了方便起見,便對他們說:「我返教會做義工。」也許「義工」的無償工作性質,一定程度上與肢體服事教會的某些性質相似。但當在教會服事日久,上帝卻告訴我:「你用錯類比了!」

事奉,是出於聖靈的激勵。信仰帶給我們的,並不單是心靈的慰藉。我們憑信領受聖靈,承認耶穌基督是主,不是一個頭腦知識。信仰的成長,一個重要的標記是:不再單顧自己的事。以信以愛回應教會、鄰舍的需要,踏出服事的一步。回應上帝的愛,就是服事的最大動機。

事奉,各按其位,指向天國在世間的彰顯。我們各人具備的才幹、個性、呼召不同,在人眼中各人的差異,在上帝的愛中成為教會,以致成為社會被完整建立起來的基礎。保羅用身體不同肢體的配搭,來比喻教會的被建立——誰也少不了誰!特別今天,講求團隊協作,應付教會的行政管理與牧養、事務運作與屬靈餵養。兩者配合,教會才得以完好運作,向世界見證基督,擴展天國。

這個屬靈群體,怎能少得你?教會餵養會眾,責無旁貸。但作為基督的身體,教會十分需要大家的參與和投入,使它健康、使它成長、使它為上帝成就更大更美的事。作為堂會的新鮮人,我期待未來與大家一同前行,一同領受,一同創建。我們的第一步是從崇拜人手開始梳理。重編事奉人手,亦為期望服事卻未有裝備的肢體,提供適當的裝備。教會疫後重啟,我們需要「每個人起來如同一人」的士氣,繼續勉力向前。耶穌準備好帶領我們向前;你,準備好接受這邀請了嗎?

《認識信義會的宣教工場》 — 尊聖堂 差傳部

大家對柬埔寨這國家有甚麼印象嗎?今期月刊便為大家再介紹這個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海外宣教部的宣教工場,好讓我們因多一點認識,帶來多一份關心。

柬埔寨(Cambodia)的全稱是「柬埔寨王國」,「柬埔寨」這個國名來自梵語意思是「劍浮沙的土地」。首都是金邊(Phnom penh)也是柬埔寨最大城市,官方語言和文字是高棉語和高棉文。這國家在一千六百萬的人口內有97%以上是信奉佛教的。

Lutheran Outreach Cambodia Phnom penh (Loc Phnompenh)中文名稱「金邊堆谷信義中心」,成立剛剛超過十年,不單止是當地的一所教育中心,更是上帝使用的一個流通管道,讓福音由此帶入柬埔寨國民的生命裹。在LOC有我們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海外宣教部的宣教士;陳詠恩姑娘(柬埔寨⼯場副主任)和吳炳南、鄧美芬夫婦。我們可以透過海外宣教部為 Loc Phnompenh 定期精心製作的LOC通訊收到工場最新最重要的消息。弟兄姊妹若想了解更多,可以瀏覽海外宣教部和Loc Phnompenh的面書。

尊聖堂每年的10月會是堂會的「差傳年會主日」,目的是透過總結整年的差傳活動或短宣項目讓大家了解宣教的重要和尊聖堂的狀況。今年會邀請海宣部傳道同工為大家更多介紹和傳達LOC的需要。而差傳部將會有有特別的安排,是鼓勵曾經參加過短宣隊的弟兄姊妹一同以詩歌來歌頌上帝的恩典之外,也讓我們回想一下當年為什麼會去參加短宣?短宣當中的領受?讓我們對差傳的事工再次重燃。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 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証。」( 使徒行傳1:8)

差傳事工確實不容易,感恩本會當中仍然有信徒受聖靈感動跟隨上帝的差遣去到不同地方作僕人, 服侍上帝的羊。 雖然暫時沒有短宣隊,我們不能親身去體驗,但我們仍然可以為到一眾宣教士代禱、奉獻。 也可以向身邊的人宣講上帝的福音,依靠上帝的力量去行動,透過生活上有好見証活出上帝的榜樣。願一切榮耀歸於天上的父,阿們。

《齊來認識尊聖堂的靈修小組》— 尊聖堂 團契部

職青小組:
我們是一班在職的「青」年 ,實為一班在職場打滾了好幾陣子的打工仔女 (可能是尊聖堂打工界別中的「長青」組)。 當中並無特別區分角色/崗位 ,恆常的聚會由組員輪流負責分享 ,透過不同形式的分享:經文、詩歌、小組活動,或不定期與其他小組合組聚會。 期望能彼此學習,在主內一同成長,亦在生活中彼此勉勵支持。 歡迎所有打工仔女加入,拉高 / 拉低我們的平均年齡。

Shalom平安組:
組長 : 莫美美,李月媚。組員有程月麗,程月華,李健棠,李太,黎灶妹,陳賢珍,陳敏儀,單明
內容:一同學習神的話語,在聖經知識上札根,認識信仰歴史背景,彼此分享生活點滴,互相代禱告支持。生命在靈裡建立並成長。 非常歡迎未入組的肢體參加。

松栢小組:
組長是譚德貞和鍾芬芳姊妹。開組的時候,首先會一起祈禱和唱詩歌,彼此分享近況閒話家常。之後一起學習一些簡短經文或金句。彼此交流心靈需要並代禱便結束聚會,很重要的是會後一起去飲茶。現時組員有曾群好、覃碧英、陳帶娣、陳毓琼和黃月琴。

葡萄枝小組:
主耶穌說衪是葡萄樹我們是枝子,念記我們都是連繫於主耶穌彼此扶持一起成長。 開組時的内容主要會透過信徒箴言內的金句一起靈修,再藉此反思生活中如何實踐神的話語。最後彼此交託禱告。小組成員內有四對夫婦加幾位弟兄姊妹,歡迎大家都加入一起靈修。

萄葡樹組:
組員:蕭麗華,范莉萍,鄺雪虹,梁佩卿,張建君,麥詠詩。組長是莊漢傑
內容:生活點滴分享,靈修分亨,詩歌分享,互相代求等。

路德組:
組長:鄭潔冰,組員:趙恩榮,趙淑儀,趙淑梅,蘇美玲,張國春,王亞雲,李佩珍,陳麗愉,鍾燕秋,葉襯容
內容:詩歌敬拜,靈修分享,分享個人生活,互相代求。間中會安排外出活動如行山,飲茶等

若然要説為何要有靈修小組,想必是以下倆段聖經給我們的提醒:

「靠著他全身都連接得緊湊,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使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以弗所書4:16)」
「我們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然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希伯來書10:24-25)」

彼此相助、相顧、勸勉,為的便是同心建立教會「上帝的家」,好讓福音由此繼續傳掦,同心遵行上帝托付的使命。

弟兄姊妹,因為從第一天直到如今,我們都同心合意興旺福音(腓一5),並緊守基督的大使的身份:要好好珍惜我們相聚的机機會,成為基督的精兵。

《知難而進》 — 彭成彥教師

「泥在陶匠手中怎樣,你們在我的手中也怎樣。」(耶18:6)
「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使你們又立志又實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3)

《知難而進》(2001年9月初版)是2008年本會海宣部的泰宣籌委送贈給我的一本宣教書籍,在書的第一頁作者有這樣的一段話:

「亞洲,廿一世紀,瞬息萬變、舉世觸目之地;福音傳揚其中,叫人讚嘆感恩,前路仍挑戰重重。與亞洲眾教會共勉 ─ 知難而進」

在疫情擴散的時代之中,我們不免會很害怕與人接觸,但是,溝通、接觸不正正就是福音傳揚的最主要途徑嗎?我們真的能在這艱苦的世代「知難而進」嗎?

基督徒在心中或許對宣教都有很大的抗拒,因為一聽到「宣教」就好像是要隻身跑到外地生活,一種以「年」計的服侍。而今次分享我卻想將這個「知難而進」的想法帶到去本土佈道之中,同樣,我亦覺得沒有一個服侍不是以「年」計,因為我相信尊聖堂的教友總不會一跑進一個服侍崗位之後,就突然想要辭掉這個職份吧!「佈道」和「宣教」本來就是同質的事,希望我們藉此一同去學習「知難而進」這個課題。

在2022年的每一位,無論是居於香港的我們抑或是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我們都經歷過這個世代算是最繁榮的時刻,但因著疫情的侵襲、世代的轉變,我們正所身處的地方已經不再一樣,這是我們要一同承認並且去面對,我們不能再以「從前」的方式來作生活……甚至是「佈道」的工作。繁榮、昌盛、安穩,使教會有足夠的資源作佈道,但那一刻教會所缺欠的往往就是熱心;混亂、缺乏、恐懼,提醒我們不能停下腳步,更要「盡快」將福音帶到未得的群體之中。

在這個時刻,很常有人引用《雙城記》那段讓人刻骨銘心的開場白:「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如果讓我用屬靈的眼光去看這個世代,我們這樣說:「這是傳福音最好的時機,也是人最想去拒絕福音的時刻…」弟兄姊妹,但讓人接受或拒絕福音的重點卻是在我們的身上!我們還有那顆願意去服侍主並且單純又熱切的心嗎?還是我們已經被這個世界的環境完全的戰勝,不要說是要去說服別人!現在,傳福音的那些話,可能就連我自己都已經再聽不進我的心坎裡,這會是我們的實況嗎?

尊聖堂的每一位,尊聖堂在這68年裡由不同的牧者帶領,自1961年由張德顯牧師作堂主任開始,我們的每一任堂主任亦在其時代中「知難而進」、從沒間斷。還記得你們跟我分享你們被李鴻標牧師牧養的點滴,到劉淑嫺牧師與大家所建立的那種親密關係,亦有余霞飛牧師的盡心盡力,我相信尊聖堂本來就是一個「知難而進」的堂會,雖然眼前的境象是困難的,但上帝一直差派使者陪伴尊聖堂!不再被恐懼綑綁,總要在世上作光作鹽,弟兄姊妹,就讓我們一同為主再次站起來,在我們的恆常探訪服侍、讚美操平台、食物派發、宣教關懷等待很多的事上堅守那顆忠誠的心。甚至我們要作更多,在逆流中堅忍前行,在亂世中擁抱基督地去服侍,讓人感受到那份無私的愛。此刻,我們依然選擇不放棄,是因為基督祂在客西馬尼禱告的時候,祂雖然心裡責難,但祂依然堅守父所差派祂、命定祂要為世人作的事,所以,我們(尊聖堂)亦要堅守那個使命,上帝定必賜福,因為這就是「知難而進」中的那個信!就讓我們在這個不一樣的2022年中見證基督那永遠不變的信仰,願在禱告中互相記念,耶穌愛尊聖堂,也愛你們每一位!

《虛則實之》 — 鍾啟祥弟兄

一位昔日的城中名嘴,近月在異地評論城中男團組合為『虛火』,弄得一場小風波,最後名嘴還得以道歉收場。而在兩千年前的耶路撒冷,亦曾出現這種『虛火論』,被評論的對象則是耶穌的使徒們。

在《使徒行傳》五章十二至四十節,記述了彼得帶領眾使徒為耶穌作見證,講述祂就是上主為以色列預備的彌賽亞,使徒們又帶著聖靈的能力,醫治很多百姓,致使很多人相信耶穌。雖然使徒們曾經被忌恨他們的大祭司及其宗教派系的人囚禁,但由於天使的幫助,這股耶穌的熱潮並未有消退的跡象。在極其惱怒的情緒下,宗教議會的人決定以終極死刑的果斷手段來予以壓制,好使他們的宗教及社會地位得以保存。

但上主的工作是奇妙的,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一位眾人敬重,名叫迦瑪列的法利賽人發言,憶述以往先後有名為杜達及猶大的人出現,同樣有很多百姓跟從他們,但當這些領頭人被殺後,先前跟隨他們的人也隨風而散。最後,他語重心長地說:

「現在,我勸你們不要管這些人,任憑他們吧!他們所謀所為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若是出於上帝,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上帝了。」(使五38-39)

迦瑪列的一席話就像一盤冷水,令議會眾人心中的惱火平息下來,他們最終接受了勸阻,只以體罰及警告就釋放了幾乎命喪的使徒們。當然,我們不知道迦瑪列的心底裡,是否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但從議會眾人對使徒們的警告,顯然他們相信這次由耶穌帶起的熱潮都只是『虛火』而已,最終只會跟以往兩次一樣,隨著耶穌的被殺必定會潰散。但在往後的三百多年,至基督教被羅馬帝國納入成為國教前的歲月裡,包括使徒們及無數跟隨主耶穌的人,在上主的恩典下,以自己寶貴的血淚見證了基督信仰的真實,亦彷彿給予了迦瑪列一個答案,他們所謀所為正是出於上主的心意。

城中男團被議論後,其中一位成員作此回應:「我們會努力變成『實火』!」不錯,與其跟批評者爭論,以實質的行動來表明自己的本質更來得有說服力。親愛弟兄姊妹,你會如何以行動來表明自己信仰的虛實呢?當然,我們各人不一定要以極端的方式來表明,但上主卻必定給予我們各人不同的恩賜,靠著祂無窮的恩典,讓我們好好為祂作一個有『實火』的見證人!

註:『虛火』本是中醫名詞,古醫書有云:「凡虛火證即假熱證也」(《景岳全書》卷十五第七十六節),一般指因身體虛弱而出現的火升的病理現象。意即體外出現上火,但體內卻是虛弱的相反狀態。相對於『虛火』就是『實火』,即體外體內同時處於上火的狀態。

《母親延續天父的大愛》 — 楊呂為基師母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 5:8)

母親偉大的愛是無條件的愛。媽媽會為自己BB瓜瓜落地時,最想盡快為BB餵奶,當BB撒尿時,媽媽會無條件的為BB抹「便便」。這樣的愛不是因為BB長得俊美,有些BB剛出生時已是殘缺的,媽媽都不會因此而離棄BB,為何會這樣無條件地接納呢?因為BB是媽媽的兒女。

天父的愛是長濶高深,無邊無際,是完全的,無條件的,永恆的愛。「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獨一的兒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這樣的愛是「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 5:8)上帝對世人付出無條件的愛,是因為上帝就是愛。(約壹1:5)上帝愛我們,要我們可與祂一起享受永恆的生命,不想一人沉淪,被丟棄在黑暗中永遠與上帝隔絕。上帝透過基督賜下的救恩,不是用我們的博學知識、功名利祿、健康財富、行善積德來賺取。因為單靠我們自己或按我們的本性,我們根本不會選擇得救,也沒有能力採取任何行動令我們得救。假如我們受洗並相信,因著上帝為我們所做的事,我們便能確信救恩是屬於我們的。

《愛與勇氣,生命無懼》一書記載了一位母親故事,這位母親有唯一的女兒Dora,女兒在10歲罹患骨癌,「Dora 媽咪」以無比的愛和堅定的信仰,陪伴女兒走過辛苦的治療歲月。5年的治療過程中,母女常在醫院病房中一起演奏大提琴,用音樂陪伴、撫慰同樣是身處病痛中的孩子和傷痛的父母。2011年,愛女在她的懷抱中移民天堂,但是她仍繼續背著大提琴,奔走在原本絕望、黑暗,甚至悲情滿滿的兒童癌症病房,期許以音樂和曾有的經歷幫助身處患難、絕望中的家庭。女兒離開前,告訴她的最後一句話:「媽咪,你要繼續用愛改變世界。」她期許成為女兒的續航力,將餘生完全奉獻給重症病童及身處苦難的家庭。2016年9月,她著手建立「生命無懼關懷協會」,藉此造福更多身處病痛中的孩子與家人。這是Dora媽咪延續對孩子的愛的方式。也許我們也可在他人身上延續天父無條件的愛,領人到主前得著救恩的禮物。

《無衣》 — 楊國偉牧師

下面是首古詩,見《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先說幾個字:袍、澤(通“襗”)、裳,指的是衣服,分別長袍、內衣、下衣;戈矛、矛戟、甲兵,都是作戰兵器。這首詩的名詞意思相仿,但動詞卻不一樣,它們是層層遞進的,第一段「同仇」,講情感激盪;第二段「偕作」,講動手效勞;而到了第三段「偕行」,講起行出征,一眾戰士已昂首齊赴戰場了。四字整齊一句,一段比一段激昂。

這首詩歌顯示出全民起動的面貌。要打仗了,大家都在做準備,只要誰喊一聲,「我沒衣服啊!」,馬上就有無數人回應,「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在這樣萬眾一心的情況下,再吝嗇的人也慷慨起來,再懦弱的人也英勇起來。戮力同心,繕甲厲兵,一起奮勇向前殲敵,這是多麼動人的畫面啊!

其實這畫面不單展現在古戰場,同時也在今日教會。我們都說要為主爭戰,對抗天空靈界的惡魔(弗6:13),但古往今來,我們都面對作工的人少(路10:2),時有軟弱(詩6:2,太26:41),但主的救贖大工從沒停下。當我們呼叫:「缺牧者!」即有人回應:「我願起來,承擔事奉工作——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當我們呼叫:「缺經費!」即有人回應:「我願起來,加添奉獻——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更重要是,當有人呼叫:「我軟弱!我跌倒!」,不單眾弟兄姊妹起來同心扶持,還有一把強力聲音說:「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上帝的慈愛必不離開;上帝的平安必不遷移(賽54:10),同樣呈現「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精神。

見得到的缺乏,感受到的痛苦,我們自會呼求援助。但屬靈上的渙散,往往不為人注意,對崇拜的懈怠廢弛便是一例。久經疫患,未能有現場崇拜,唯有透過視像舉行,這實無可厚非,但要當心莫輕忽對上帝敬拜之心,養成不敬不恭態度,埋下遠離上帝的大患。昔日以色列人回歸耶路撒冷,文士以斯拉聚集百姓「如同一人」恢復敬拜上帝的生活(拉3:1),他們又「如同一人」地聽取上帝的律法(尼8:1-3),然後才開始同心重建聖殿。透過這個事件,我們看到屬靈的重整也需上下一心,同樣要「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情懷,建立好屬靈根基,如此才能「與子同仇!與子同作!與子同行!」,齊心發展事工,達致長遠的果效。

教會要的不是一個勇士,而是一個英勇群體,她講究「袍澤之誼」,永遠「同仇敵愾」。這樣的精神氣概對教會的發展至關重要,如此一來,還有什麼硬仗不敢打?況且有上帝同在,我們何懼之有?(書1:9)趁逢預苦期,求主賜我們袍澤之情,與主同赴十架之路。

《寧靜安穩渡一生》— 李鴻標牧師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 定的旨意。願賜平安的上帝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 保守,在我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帖前 5:16-18,23)

祝願人人添福樂   且願戶戶更溫馨
佳音處處沐神恩   頌禱聲聲保安寧
易過難關靠主恩   寧靜安穩渡一生
義厚情深心銘感   義不容辭盡己任
寧願有主勝萬金   異口同聲求憐憫
靈風浩蕩顯大能   義無反顧義路行

不錯,人生充滿着許多大大小小的難關,現今已經纏繞着我們兩年多的疫病只不過是其中一個而已。不過,相信只要我們願意堅心信靠倚賴主,就不難遇難 越難,關關難過關關過,輕易渡過難關,平安跨越逆境,寧靜安穩渡一生。

綜合聖經以下幾段經文:林後 12:9,申 33:25,腓 4:6-7,賽 26:3,約 14:27, 約 16:33,我們就可以曉得,信靠主的人可以有足夠的恩典和力量去面對艱困, 又能藉禱告(異口同聲求憐憫),得着那超乎人所能了解的平安。

且看聖經裏面的例證:哈拿心裏愁苦,痛痛哭泣以後,曉得禱告主,於是面上的愁容盡消,能夠回家吃飯(撒上 1:10,18);約伯因為確信主話語的應許就能在不止息的痛苦中還可歡躍(伯 6:10);約瑟因有主的同在便百事順利,順利跨越重重難關(創 39-41 章);保羅和西拉被冤屈下監以後仍能唱詩祈禱,便經歷主使他們得釋放,以及禁卒全家得救的神蹟(徒 16:16-40)。

除此以外,自古以來,諸如身困暗室卻充滿陽光的蔡蘇娟,終身受盡類風濕關節炎折磨的「健康病人、快樂受苦者」劉俠(杏林子),身罹癌患而依然活得十分精彩的蘇恩佩,天生四肢殘缺仍能四處給人帶來祝福的力克,這些有力的明證實在是如同雲彩、數不勝數。

因此,求聖靈繼續彰顯大能,幫助我們都能在多災多難的世代裏,靠主恩寧 靜安穩渡一生,既輕鬆又輕易地跨越每一個難關,見證靈風浩蕩顯大能。更求聖 靈加能賜力,讓我們為要報答主義厚情深的大恩,就願意倚靠聖靈的大能,義不 容辭盡己任,四處為主作見證,使更多人得以蒙受主的深恩厚愛;並讓我們能夠義無反顧義路行,行事為人與所蒙的恩相稱,使別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將榮耀歸給主。

但願我們都有「易過難關靠主恩」的見證,又有「寧願有主勝萬金」的超凡特質,更有「異口同聲求憐憫」的恆心和信心。親愛的弟兄姊妹,當我們願意「信靠賜平安的主,不住禱告、凡事謝恩的時候,就定能常常喜樂」(帖前 5:16-18,23),易過難關,寧靜安穩渡一生。

藏在我的心中有上帝的話,一聲聲細語,在靈內叫嚷
藏在我的心中有熱切希望,憂傷終過去,再無病困纏
毋須悲傷,有主施眷佑;何須擔憂,主必施眷佑
將憂傷愁煩全付託祂手裏,海闊天空再振翅自由地翱翔
將憂傷愁煩全付託祂手裏,海闊天空再振翅自由地翱翔

《生命乃上帝所賜》— 賴家寶

當我到醫院的時候,最喜歡就是到產房的樓層,因為會聽到很多的笑聲,也看見每個不同年齡的人都會展現出燦爛和興奮的笑容。當人們去到看嬰兒的窗口時,都會三五成群地細看和欣賞眼前的嬰孩。父母則更加充滿着期盼、興奮和歡欣的心情去迎接一個新的生命。

耶穌也喜愛小孩,「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太 19:14)聖經也告訴我們生命乃上帝所賜、並且是蒙福和寶貴的(創 1:27-31)。

1.生命是寶貴的(創 1:27)
聖經創世記一 27 節告訴我們,上帝按著祂自己的形像造男造女。因此,人是最特別和尊貴的。

2.生命是滿有福氣的(創 1:29-31)
聖經創世記一 29-31 節告訴我們,上帝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我們作食物。又將青草賜給地上的走獸、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可見,上帝是我們的供應者,祂賜給我們生活所需用的一切。上帝是顧念世人的創造主。

3.生命是具有使命的(創 1:28)
聖經創世記一 28 節告訴我們,「要生養眾多,遍滿這地,治理它;要管理海裏的魚、天空的鳥和地上各樣活動的生物。」

「生養眾多」不單是指婦人生產兒女,並包括了培育和扶養孩童之意。生命不單單只是活在世上,乃是按上帝的心意去生活和管理人和事,以及管理好整個的世界, 叫上帝的愛和平安充滿人的心和世界。

盼望在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的日子裡,讓我們抓著這確據──生命乃上帝所賜,是有上帝的形像和樣式。上帝甚願每個生命都得著從祂所賜的福氣。所以,當我們去看顧,護理和培育自己生命和別人的生命時,我們是要幫助生命的成長,叫他不斷地在主裡面漸漸地長大成熟,以至上帝能夠將使命託付給我們。無論我們前面會面對甚麼困難,或處於任何看不清的境況,主是我們的供應者,是我們的大牧者。

「願賜盼望的上帝,因你們的信把各樣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 15:13)

《四個人的故事》 — 楊國偉牧師

有一個關於四個人的故事,他們的名字是「每個人」、「有的人」、「任何人」和「沒有人」。

有那麼一件重要的事必須去做,每個人都認為有的人會去做。任何人都能去做, 然而沒有人去做。有的人就生氣了。雖則這是關係每個人的事,可沒有人認識到每個人應該去做它。最後,故事結束在沒有人去做任何人能做的事。於是,每個人大罵有的人。

在一個團體中,以上的故事屢見不鮮,教會亦然。例如把「重要的事」換成「建立神的家」,你當有一些體會。想想「有的人就生氣了」,「有的人」是誰?「被罵的人」又是誰?真有趣!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者和教師,為要裝備聖徒,做事奉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弗 4:11-12)注意經文正確的解釋是: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者和教師之職責是扶助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而不是把建立教會的事落在少數有牧職之人身上。建立教會是每位信徒都可參與及都應參與的事情。

要建立齊心、肯委身的教會,需要弟兄姊妹彼此協作。有一成員不聞不問,整個教會的團結氣氛就大打折扣。要把教會弄好,除了用心用力,還要時間作冶煉。記得開始組織家庭時,家裏陳設不是一開始就井然有序,一應俱全。家裏的東西是逐漸逐漸、一件一件添置,過好一陣子才安排妥當,成為稍為「理想」的家。

倘若現在教會未如人意,盼望不要灰心,袖手旁觀,要提起精神,多加行動。日子有功,過些時間,教會為家的氣氛就被慢慢建立起來。用些時間、心思、行動, 教會就成為你的家。

新界屯門青賢街15號
聯絡電話: 2457 4473